校友风采:刘洋
编辑:张海 | 发布时间:2023年08月14日 15:45 | 点击:[]

 

 

走下抵达哈尔滨的高铁,刘洋深吸了一口气:" 这清冽的空气才是我熟悉的味道。" 作为土生土长的哈尔滨人,冰雪早已是渗透到刘洋血液里的 " 印记 "。

于是,他将自己对奥林匹克和对体育的理解,融入了自己的雕塑作品《雪孩子》上。而这,也是首个落户冬奥公园的雕塑作品。

1.jpg

↑《雪孩子》

当过纸媒的体育部主任,做过全国知名节目《实话实说》的编导,如今再回到哈尔滨,刘洋已是中国著名雕塑家、国际雕塑创作营联盟秘书长等多重荣誉 " 加身 "。谈及自己的作品,刘洋说:" 任何事都在与时俱进,奥林匹克格言也有了‘更团结’的新内涵,希望大家通过我的作品,在理解我所表达内涵的基础上,融合进自己独特的视角。"

2.jpg


不想过 " 一眼就能看到头的人生 "

连鬓胡须、身材壮硕,初见刘洋,很难将他跟 " 艺术家 " 这一称谓联系在一起。" 雕塑家这个行当,要和很多人打交道,比如材料商、制作工厂,所以我们跟那些沉浸于自我世界的艺术家在气质上会有不同。" 经过岁月的洗礼,刘洋早已被磨平棱角。现在的他,更像是一位邻家大哥,温暖而随和。

3.jpg

↑ 做体育记者时的刘洋

毕业于东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专业的刘洋,于1997年进入黑龙江省的一家媒体,成为了一名美编。在那个纸媒发展的黄金期,始终以突破自我为人生信条的他转型为一名体育记者,并当上了那家媒体的体育部主任,在圈内小有名气。然而 30岁那年的某天,刘洋的脑子里突然出现的一幅画面,让他再度有了逃离舒适圈的想法," 我不想一辈子都在这个位置上,想换个环境挑战一下自己。" 终于,在 31岁那年,刘洋看到了《实话实说》栏目组的招聘启事,并顺利进入节目组,先后成为节目组的策划和编导,见证了这档节目走向口碑巅峰。

4.jpg

↑ 做节目编导时的刘洋

敢于突破自我,是刘洋给自己定义的 " 标签 "。在那个 " 北漂 " 不易的年代,刘洋把自己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工作上。在央视新闻评论部的办公区 " 南院 ",汇集着《新闻调查》《焦点访谈》《东方时空》《实话实说》等一众中国电视新闻精品栏目的 " 精英 "。刘洋说,在那个氛围里,人没有办法不努力地全心投入。

在适应了这个行业的风吹雨打后,普通人或许会选择随遇而安,而刘洋再度做出了惊人的选择。年近不惑时,他从媒体圈转型到了雕塑界,重新拾起这个他既熟悉又陌生的行业。

5.jpg

↑ 尼罗河边的《尼罗河》


在 34 个国家留下 76 个大型公共雕塑

"2017 年,来自世界各地的雕塑家到访埃及,该国的文化部部长对我们说过这样的话:‘ 5000 年前,我们的古人为埃及和全世界留下了神庙金字塔;我们这代人会给 5000 年后的人们留下什么遗产,就要靠你们的努力了。’听完这段话,我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静。那时我才知道,自己从事的行业竟然有着这样深远的意义。"

用自己的努力,做出对得起当下、对得起未来的作品,是刘洋给自己现在的职业做出的 " 注脚 "。

6.jpg

↑《望乡》

2010 年,刘洋受邀参加在韩国举办的一个雕塑创造营,他的视野被再度 " 打开 "。" 大学期间,我利用业余时间学习过雕塑。在那次的创造营里,我不仅看到了雕塑家们受到了崇高的礼遇,也对这个行业有了新的认识。" 刘洋说,就像自己 12 年前说过的那样," 别人旅行是去看风景,而雕塑家是去建造风景。"

秉承着这样的理念,刘洋成了在全世界范围内最活跃的中国雕塑家之一。从事雕塑的 12 年中,刘洋的足迹遍布五大洲的 34 个国家,并将 76 个大型公共雕塑留在了那里,成为了当地的 " 地标 "。埃及尼罗河边,他的作品《尼罗河》静静伫立;哥斯达黎加境内,他的雕塑《望乡》的主人公目光静静地望着远方;瑞士阿尔卑斯山脚下,他的主题代表作 " 红绳子 " 系列之《窗外》与这个滑雪胜地相映成趣 ……

7.jpg

↑ 阿尔卑斯山脚下的《窗外》

在作品中,刘洋潜移默化地将中国元素融入其中。在 " 红绳子 " 系列中,刘洋将在中国象征着祝福的红绳子与石头雕塑完美结合,向全世界传递着中国文化中 " 以柔克刚 " 的理念。" 我的作品里可能不会出现太多中国文化表象的符号,但我希望能用作品传递中国的智慧和思想,将中国的文化融入到雕塑中。" 刘洋说。


作品《雪孩子》率先落户冬奥公园

成长于北国冰城哈尔滨,做过体育记者,如今又成为世界著名雕塑家,由刘洋完成的《雪孩子》成为首个落户冬奥公园的雕塑作品,似乎是命中注定的一种必然。

8.jpg

两个看不出性别、看不出年龄、更看不出身份的 " 方脑壳 " 雪孩子,似乎是在雪中相互玩闹,亦或是相互扶持地扛起对方前行,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解读着刘洋的作品,并总能看出不同的意味。在北京冬奥会即将到来的 " 节点 ",有些人在《雪孩子》身上看到了 " 更高、更快、更强 "、不断挑战极限的奥林匹克精神,也有人看到了新加入奥林匹克格言中 " 更团结 " 的内涵。

对此,刘洋说:" 雕塑是一种视觉艺术,你看到的是什么,那就是什么。我把‘方脑壳’小人身上的属性全部模糊,就是希望让人们用更纯粹的眼光欣赏这个作品,用更宽广的视角赋予作品更广阔的内涵。" 刘洋说,能让自己的得意之作落户国内,他觉得很荣幸:" 如果把每个作品都当成我的孩子,自然是在身边的作品《雪孩子》感觉更亲近一些。毕竟在外的作品如同‘游子’,我可能很难再见一面了,而《雪孩子》是我只要想去看就能看到的作品,对我来说意义非凡。"

9.jpg

说起自己未来的规划,人生前 49 年都没有定过 " 小目标 " 的他,如今以国际雕塑创作营联盟秘书长的身份立下了这样的宏愿:" 希望在我的任期内,制定认证国际雕塑家的规则,让原本没有评判标准的雕塑艺术评定逐步规范化,进而让普通大众对于雕塑这一行业和雕塑家的认定有基本的认知,让我们这个行业像体育一样拥有一套完备的评定体系,促进行业更规范地发展。"

走过五大洲,在 34 个国家留下了 76 个大型公共雕塑,刘洋说,最大的成就感来自于自己是一个 " 为别人建造风景的人 "。" 虽然我不是走过国家数最多的行者,但行者眼中的风景,都有我努力过的痕迹。" 刘洋说,未来的道路很长,自己走向世界的脚步不会停止。只要能继续行走、雕塑,他一定会让更多人看到 "China LiuYang" 的作品,也能从这些作品中汲取到更有内涵的中国智慧。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