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我校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赵匀教授
编辑:张海 | 发布时间:2023年08月14日 14:50 | 点击:[]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访我校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赵匀教授

【卷首语】

 赵匀,1943年出生于贵州省都匀市,1968年7月本科毕业于东北农学院农业机械化专业,1981年东北农学院获得农业机械设计与理论工学硕士学位,师从蒋亦元院士。

 曾任浙江理工大学校长、省人大常委、省九三学社副主委和社中央委员;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副理事长、浙江省农业工程学会理事长、浙江大学农业机械化工程学科带头人、浙江大学、沈阳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现任《农业工程学报》、《农机化研究》副主任编委、东北农业大学、浙江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黑龙江省农业装备制造产业学科群首席专家。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学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学技术一等奖3项(发明类)、二等奖2项(发明类),获国际农业工程学会“约翰•迪尔”工业奖和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特别贡献奖”。

 六月的哈尔滨,烈日炎炎;六月的东农,生机勃勃。农大的早晨总是很美好:湛蓝的天空下,草树刚刚发了新芽,嫩绿新色点缀在校园的各个角落;鸟儿婉转地唱着一天开始的歌,微风拂过,初升的太阳把自己和煦的光洒在人们的肩头。就是在这样一个美丽的早晨,按捺住心中的些许激动,我们叩响了赵匀老师办公室的门。他头发些许花白,鼻梁上架一副眼镜,身着白色衬衫、灰白色长裤,是那么真实自然,平易近人,没有浮华,没有修饰。初见赵老师,你便会感受到他那从容淡定的话语和浓浓的学者气息。与赵老师交谈,你会震撼于他渊博的知识,灵敏的思维和出人意料的幽默感。

播下梦想,用心浇灌

 1976年,“10年浩劫”文化大革命终于结束了,1978年恢复培养研究生制度,赵老师成为文革后第一届研究生,师从蒋亦元院士。由于入门早、岁数大,赵老师被蒋院士的众多弟子称为“大师兄”。从听说、崇拜到与蒋院士相识,赵老师整整经历了15年。

 故事还要从1961年说起,赵老师那年考入了东北农学院农机系。当时报考东北农学院,除了农业大学不受政治条件限制外,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当时前苏联对新中国深远的影响。当年中国有句有名的口号:“苏联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赵老师少年时期深受前苏联几部描写集体农庄农民生活的电影的影响。其中印象最深的就是《幸福生活》,电影中描述了集体农场中农民快乐安康的幸福生活,男主角所从事的是令人羡慕的职业——拖拉机手。60年代,当时的东北农学院农机系聚集了众多国内农业工程领域的专家、学者,可谓是卧虎藏龙、人才济济,整体实力在国内数一数二。不仅有余友泰、吴克騆、程万里等中年大家,还有蒋亦元、史伯鸿等一批青年才俊。其中蒋亦元院士刚刚从苏联回到学校,是青年教师中公认的佼佼者。

 那个时代,学生非常崇拜科学家,正巧赵老师听到了蒋院士作的一个学术报告,报告中提到了苏联农业机械科学奠基人泰斗戈院士的农机理论体系,还介绍了农机研究的一些新的进展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从此,赵老师对农机专业开始有了兴趣,而这兴趣对他的一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赵老师在学习上非常重视打基础,而且专注于学习如何把基础知识用在专业基础上,如何把专业基础知识用在专业上。本科和研究生阶段基础知识的扎实学习,为赵老师以后的科研与工作奠定了基础。

科研之路,孜孜不倦

 无论是赵老师的学生还是与赵老师一起工作的人,都对赵老师的学术眼光和孜孜不倦的精神印象深刻。学生每每谈及他,无不叹其治学之严谨,念其如父之关怀,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1981年赵老师毕业留校任教,教学和科研便成为日常的生活。此后,赵老师曾于1984年远赴日本筑波城国际农业中心做了一年的研修生。当时中国处在改革开放初期,中日的经济水平差距巨大,赵老师到了日本后,看到日本学者几乎是人手一台计算机,用于查阅资料、互相联系、撰写文章、打印资料、预定旅馆和饭店,十分便捷。赵老师受此启发,便立志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在农业机械的创新设计上。回国之后,赵老师为建立创新优化设计技术体系做了大量基础性研究工作,得到了机构学同行的高度评价,特别得到了张启发院士的认可。他是一名单枪匹马从农机学科闯入机构学领域的学者,他提出的启发式优化算法、序列求解法、电路模拟弹性动力学方法,为后来的移栽机研究达到国际领先地位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赵老师理论与实践并重,尤其是在科技成果的推广和转化方面不遗余力,这种科研观念于民有利,于国家发展亦有利。走进赵老师的办公室,到处摆放着他发明的各种农机核心工作部件,以便于他空闲时间研究琢磨。他还特别注重启发年轻教师和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研讨会在课题组内是一种常见的科研活动,会议上赵老师不断的给青年人提出问题,当年轻教师和学生一旦有好的创新,他总是不厌其烦地在各种场合给予鼓励,他把创新思维的培养与日常的科研活动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受益匪浅。

 赵老师作为国内有影响的农机专家,几十年如一日的辛勤劳作,硕果累累。但是,这其中的执着与刻苦岂是我们所能想到的。俗语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在接手一件工作时,赵老师常常是坚持到底,干不完不罢休。有时候,实在忙不开了,他便吃住在实验室。

 几十年来,赵老师取得的成果不胜枚举,水稻钵苗移栽机和宽窄行插秧机更是突破了国际难题,创造出世界领先的创新产品,在近期的大规模市场推广中引起了大家广泛的关注。经过团队多年的努力攻关、改进,机型将取秧方式从斜取秧变为直取秧;在步行插秧机上,通过宽窄行插秧,将操作者的行走宽度增加了10cm,更加便于操作。乘坐式插秧机通过宽窄行插秧有效缓解了雍泥雍水问题,更加符合北方寒地水田特点和耕作需求。

 通过使用钵苗移栽机,秧苗在移栽过程中不伤根、无缓苗期、分蘖多、后期增产幅度明显。自2009年方正县农机推广站引进该设备以来,通过两年的田间试验,得出结论,在同等条件下,使用钵苗移栽机可缩短水稻移植后的缓苗时间7至10天(如果是半钵,可缩短4至6天),与传统种植方式相比,促成作物早熟7至10天。在经济效益方面,例如目前方正县普遍采用毯式育苗,每亩用种子3.6公斤,使用该项设备技术后种子最大用量为1.96公斤,每亩节约种子费用11.2元。根据两年的检测结果,钵苗移栽机试验田平均每亩增产90公斤,按市场价格每公斤3元计算,每亩可增加效益270元。加上节省土、肥、药,无需补苗,应用钵苗移栽机每亩地可节本增效300元左右!

 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水平较高,但目前急需解决的是水田单产提高的瓶颈问题,通过水稻钵苗移栽机和宽窄行插秧机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为粮食增产增收作出新贡献,为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传道授业,注重创新

 2013年赵老师到美国和德国进行学术交流,途中参观了世界农机领域水平最高的德国汉诺威农机展。赵老师看到整个国际上农业机械在材质、工艺、工业设计上,还有大型化方面都有长足的进步,代表世界机械工业的先进水平。但是三十多年在性能方面几乎没有多大的进展。我们近几年的研究已经超过了欧共体和日本:我们的研究在产业化方面已经达到杆机构的高级阶段,用一个机构完成三个动作,替代欧共体和日本三套装置,他们仍然处于杆机构的初级阶段,而我们的核心工作部件,回转式移栽机构的研究已经获得成功,很快将达到高效轻简化水平。

 在谈到研究生培养的问题时,赵老师首先强调了研究生培养平台的重要性。“研究生培养,好的平台很重要!如果导师的研究平台处在国际前沿,那么研究生的培养水平就在国际前沿上。”另外,赵老师还提出了学生领悟能力和自身素质的重要性。这就是为什么同一个平台培养出来的研究生会有那么大的个体差异。如果学生的领悟能力差,又不够勤奋,将会对他的更高层次研究形成障碍。

 赵老师谈到了导师要以培养学生为主要任务,学生应该主动抓住机会,导师要提供尽可能多的项目和课题供学生深入实践。学生在学校期间要用大量的时间投入实践、锻炼能力,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

奋斗一生,荣辱不惊

  一株水稻,也是一个生命,因为生命中不确定的因素太多,才需要一代代人虔诚地去探索;因为人们一步一步地趋向理想的彼岸,从而给予了赵老师为之奋斗的希望之光。从1978年开始作为蒋亦元院士的硕士生,到1981年毕业留校,一干就是15年,但是连他本人也不曾想到会在后来更改人生轨迹,去了南方,并且步入了教学管理岗位,而且一做就是十年。

 媒体曾经称颂赵老师为“教育奇人”,这与他做浙江理工大学校长的经历有关。1993年,为了照顾三位退休的老人,赵老师调往浙江农业大学(现并入浙江大学)工程系任教。后来,调入现在的浙江理工大学,担任校长,书写了他人生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在他从政的五年多时间,学校由学院更名为大学,教授数量从7人发展到100多人,科研经费从不到20万一跃发展到5000多万,由4个学院增加到12个学院,浙江理工大学的办学质量有了质的提高。说起当校长的经历,赵老师坦言,严重影响了自己的业务发展。由于不愿赴任,校长任命拖延了一年,最后在极不情愿的情况下走马上任,回想这段经历赵老师并不后悔,认为只要踏踏实实的做好本职工作,就会给人生添加浓重的笔墨和值得回忆的经历。作为行政一把手,怎么把不同意见统一,需要方法,更需要智慧;作为校长,需要渊博的学识和充分的管理才能。在谈到管理经验时,赵老师讲到年轻时看了很多书,在当校长时全部用上了。“作为校长,首先要懂业务,只有相当的了解业务才能把握好战略方向。其次,要有相当的组织能力,能够把不同的人组织起来。最后,就是人品,无论做什么事情,不能只想到自己,要统筹全局,照顾到不同的人的利益。”

【结束语】

 他,一个年逾古稀仍然活跃在科研第一线的老师;他,在高校发展时期带领学校走出困境的一校之长;他,一个具有战略眼光的学科带头人……他在不同时期的多重身份令人叹谓,卓越成就令人称颂。他几十年如一日,在学术科研之路上孜孜不倦的追求、在教书育人上坚持不懈的探索,用真情和执着书写了像诗歌一样美丽的人生。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从赵老师的身上,我们更加明白了这番话的深刻寓意。科学研究的脚步如何能够大踏步的前进,中华民族如何能在创新的道路上愈来愈超前,从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答案在他们老一辈科学家身上,也在我们身上。让我们向他们学习,以推动科学技术更好地进步。

                               (校友工作志愿者协会采编部/李  陆  李晨雪)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