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风采:孟岳成
编辑:张海 | 发布时间:2023年08月14日 15:30 | 点击:[]

 

孟岳成1.jpg

青葱岁月背井离乡勇敢追寻梦想,不疾不徐固守本心始终砥砺前行,这是孟岳成校友前半生的真实写照,也是他后半生的精神追求。从南方到北方到南方,从学校到企业到学校,从书本到AD钙奶再到三尺讲台,孟岳成校友用脚步一步一步丈量着追寻梦想的道路。坚韧、勇敢、顽强、吃苦耐劳等等,太多太多的形容词可以放在他的身上,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走近这位始终胸怀激情的孟岳成校友。

出走千里,逐梦起航

在那个交通不甚发达的年代,银装素裹、千里鹅毛的北方成了自幼生长在南方的孟岳成心中的乌托邦。本科毕业后,他在付出无数艰辛之后顺利地考取了东北农业大学的研究生,来到了这个虽离家万里但却能孵化梦想的地方、“东方莫斯科”——哈尔滨。

孟岳成入校就读时,恰逢学校搬至香坊区马家花园现校址,教学设施等均不完善,教学硬件条件不是很好。大片大片赤裸的土地与家乡的小桥流水截然不同,但老师们的和蔼与亲切让他很快就找到了家的感觉。“我当时印象最深的就是宿舍、图书馆、教室就在那么几栋楼里,但是老师们都特别热情,学习氛围也很好。”学校对学生培养的重视更让他记忆深刻,记得当时他们来到学校时英语口语与听力都不是很好,学校就给每个同学都买了一台录音机,借给他们磁带,还请了三个外教,这让他分外感激,也为他以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从与孟岳成校友的谈话中,我们发现东农留给他的印象不是刻板、严肃的,而是悉心教导、包容呵护的。当问到在东农生活过程中有哪些事让他至今难忘时,他回忆了一下便笑着说:“我记得当时没有米饭吃,因为大米定量供应,一个月只有三斤,于是我们只能每天吃馒头,后来实在受不了了,我们南方的同学就一起去找史伯鸿校长反映了情况,后来学校就专门为我们开了一个烧南方米的锅。”学校的做法在他看来就如同家长对孩子般的关心,让他打心底里感激东农。孟岳成说:”我们南方孩子对家依恋感不是特别强,虽然我远离家乡,但可能因为上进心的驱使,还有对专业知识比较执着的追求,再加上学校对我们的深切关怀,离家的日子里我并没有感到多煎熬。”

因为心中始终怀揣着梦想与目标,所以孟岳成在学习的道路上不断攀上了一个又一个高峰。求学期间,他始终坚持军事化管理制度下的规律生活作息。“我们那时候早上五六点就起床了,然后我会读一个小时的英语,之后就去跑步、吃早饭,开始一天的课程学习。中午回寝室睡一个午觉,保证下午的精神充沛。在一些零星的休息时间里,我会看看《红楼梦》、《三国演义》或者一些现代作家的文学作品。那时候虽然很艰苦,但是却很充实。”时隔这么多年,孟岳成依然记得求学时期自己的生活作息,似乎那些拼搏奋斗的日子依然历历在目,从未远去,只是从前那个在书桌前埋头苦干的少年已经历了时间的洗礼,并且收获颇丰。

百折不回,醉心学术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不论任何一条路,做开辟者都不会是容易的。尤其在没有很多经验和资源的资源稀缺情况下,开辟出一条全新道路的人必定拥有较于常人更多的坚韧。

1987年硕士毕业后的孟岳成在学校人才青黄不接时,拒绝了外界的诱惑留在东农任教,他深受学校重视,一开始工作即担任教研室副主任。孟岳成任教初期,条件很艰苦,教学资源不足,需要自己做教学模具,还自己动手杀过猪,亲手做香肠、酸奶等,但他坚持走在科研第一线,奋战在教育第一线。在学校的培养下,他于1989年由农业部外派至德国进修,回国后在东农继续攻读博士学位。“我当时攻读的是肉品加工博士,在当时也算是第一个做肉品加工的博士了吧。”孟岳成不断完成着对自己的一项项要求,并于1994年在读博士期间被破格提升为副教授,被学校外派至多国进行学术交流。不断向上攀登的艰苦与磨难与登上顶峰后瞥见的万丈光芒,只有真正经历并且获得成功的人才能体会,东农如今“食在农大”的美誉必与孟岳成那一代研究人员的努力密不可分。

1995年博士毕业的孟岳成从东农校园来到了杭州娃哈哈公司,开启了他的企业科研与管理生涯。“到达娃哈哈公司后主要做科研,为企业开发产品,这跟在学校工作是完全不同的。”他说,“我在企业学到的主要是如何运用书本知识转化为产品,从而使企业获利,所以我觉得做企业科研的人要有30%的商业头脑和70%的科研头脑,不仅要做实验还要懂市场思路,懂得如何将产品销售出去,这个很重要。”除此之外他还担任公司高管,在科研管理方面用了很多心思,可以说在企业的工作经历让他对商品运作和公司运行有了更加全面的认知。在娃哈哈任职期间他为企业做出了许多贡献,其中AD钙奶、营养快线等饮品更是成为了很多代人不可磨灭的记忆。孟岳成于2002年离开了娃哈哈,到浙江工商大学任教,成为了食品工程系的主任,在他心中学校是让梦想开始腾飞的地方。

在谈到获得学术和科研成功必不可少的特质是什么时,孟岳成认为勤奋和发奋向上的精神是很重要的,学术和科研最大的阻力就是惰性。由于学术研究枯燥且辛苦,因此还必须要有执着的精神以及实事求是的人生态度。作为东农学子,孟岳成也思考了东农未来的发展方向,他认为主要就是食品与农业这两个方向。孟岳成说:“在食品方向尤其是乳品业加工方向,学校当年有很多泰斗级的老师,国内目前乳品业的很多知名教授都是师出其门,因此在这一方向上无论是原来的基础,还是行业界的人脉关系都是东农的发展优势;另一方向就是农产品加工,如大豆玉米等,东农在这方面一直都占据着一定的优势,继续发展未来一定会取得更多成绩。”

谆谆教诲,殷切期望

饮水不忘挖井人,孟岳成在坚定自我、向上攀登的同时,从未忘记他的过去,那些埋藏在岁月里、东北黑土地里的感动。离开东农这么多年,孟岳成依然心系母校,不论身处何方,母校的栽培他永不会忘。

孟岳成校友经历过动乱年代,从一个普通家庭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那时候上大学要比现在难得多,更不必说攻读到博士学位。时过境迁,随着国家的发展,教育资源也越来越充沛,对于如今的孩子而言考上大学已不是难事,而这就导致了如今的大学生在许多方面与从前的大学生大为不同。在从前的年代父母能拿出钱来供子女上大学绝非易事,每个能读大学的孩子心中都充满了努力学习然后报答父母养育之恩的念头,而现在的大部分孩子家里生活条件都相对比较好,便没有那种迫切感,奋斗精神也就不充足。另外,随着时代的变化、科技的进步,外界给学生们带来的诱惑也增加了许多。他说:“我上学的时候目标比较单一,只有学习。现在时代变了,也不能一味强求同学们只学习,他们还要参加各种社交活动和其他活动,毕竟均衡发展也很重要。”虽然现在的环境较过去已大为不同,但仍有许许多多优秀的学生,他们有着非同寻常的毅力,不为外界的众多诱惑所动。那如何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养成坚韧、不畏艰难的品质呢?孟岳成就此给出了自己的看法:“从学术这条路来讲,上大学是学术之路的开始,如果想在学术上有所成就,大学时期应该像高中时一样努力,同时养成良好的习惯,重点是克服自身的障碍,抵制住各种诱惑,比如说少看手机、多去图书馆,还应该养成早起早睡的习惯,不熬夜,养足精气神,保持精力充沛,这样才能更加自律。此外,要学会合理运用现代科技,比如用手机看PPT、看课、做笔记,以此节省时间,而不仅仅用来听歌、打游戏。”

对于东农的莘莘学子,孟岳成校友既有期待,也有激励。他希望东农学子一定要培养起自己的学校自信心,要以自己身为东农的一员而感到骄傲。他说:“不论是老一辈的农业老师,还是行业的泰斗级人物,包括中科院院士,都非常尊重东北农业大学这所学校,所以我们一定要对自己的大学以及所学的专业有自信。”

采访最后,孟岳成校友向海内外的东农校友送上了最真挚的祝福。他说:“我们东农校友有一句口号叫‘天下东农一家亲’,大家都很亲切,相互之间给予关照,不论在何处相见都十分热情。祝海内外的东农校友事业有所成、蒸蒸日上、生活美满,同时也祝愿母校东农越来越好,培养出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愿孟岳成校友话语中满满的美好祝愿能够漂洋过海,传送给每一位东农人,也愿孟岳成校友身体健康、事业顺利!

孟岳成2.jpg

(校友工作志愿者协会/王思维  林鹜骜  吕鑫鑫)

 

关闭